关于印刷厂印前排版设计老手多年经验总结

这次,小编来给大家说说,“关于印刷厂印前排版设计老手多年经验总结”。

印刷制版
印刷制版

一、图片处理

图片在报纸版面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运用得当,不但能美化版面,增加人们的阅读兴趣,更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张图片在印刷前的处理情况,直接影响到印刷后的效果。因此,我通过实践,对图片处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在对图片进行处理前,首先应该观图。对图片的质量,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即图片的曝光是否存在过度或不足,需不需要去网等,这样,在处理过程中就可以对图片进行适当操作,让层次的损失减少到最少。

在Photoshop处理图片中,图片首先要定好黑白场和灰平衡,这两个因素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根据不同的印刷需要,黑白场的确定不同。但是标准就是黑场不能糊白场不能绝网。但是为了保证图片印后的视觉效果更好,可以考虑小面积的绝网或糊,但是绝对不能是大面积的。如果图片失真我们可以通过灰平衡使它的颜色还原,但是中度灰影响的是整个图片的颜色,所以使用时要准确无误。灰平衡的掌握有以下几点经验,即在20%以下或80%以上,CMY数值基本相当;在中间数值部分,MY数值基本相当,但C值要比MY值多10~15%。

在实际操作中,灰度图的处理会相对简单一些。将彩色图像交换成灰度图像有两种方法:直接用“模式”功能进行转换;或是先将彩色图像转换成Lab模式,再删除“a通道”和“b通道”,最后将图像转换成&“灰度”。在色度Lab模式转换中,亮度L通道保留了较多的层次变化,因此效果会更好一点。灰度图片定好黑白场后,就要注意图片的层次,中间色调一定要拉开,否则图片就会有雾蒙蒙的感觉,又脏又不清晰,把中间色调的对比度增大,就会明显改善这种状况

在使用Photoshop处理图片的过程中,不要让图片在两种模式上转来转去。因为,每进行一次转换,都将损失一部分原图片的细节信息。在将RGB模式图片转换成CMYK模式图片时,分色参数将对图片转换时的效果好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分色参数的调整,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图片的转换。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具备对分色参数的控制能力,也就是说,当需要将以RGB模式处理好的图片转化为CMYK模式进行输出时,在转换过程中通过分色参数的调整可以减轻在图片进行模式转换时的色彩丢失。

如果将RGB模式图片转换成CMYK模式时,在操作步骤上加上一个中间步骤,即先转换成Lab模式。Lab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L通道表示亮度,它控制图片的亮度和对比度,a通道包括的颜色从深绿(低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到亮粉红色(高亮度值),b通道包括的颜色从亮蓝色(低亮度值)到灰色到焦黄色(高亮度值)。

Lab模式与RGB模式相似,色彩的混合将产生更亮的色彩。只有亮度通道的值才影响色彩的明暗变化。可以将Lab模式看作是两个通道的RGB模式加一个亮度通道的模式。Lab模式是与设备无关的,可以用这一模式编辑处理任何一幅图片(包括灰度图片),并且与RGB模式同样快,而比CMYK模式快好几倍。Lab模式可以保证在进行色彩模式转换时,CMYK范围内的色彩没有损失。在不同模式下处理图片会有不同的效果,像Lab模式对增加图片的对比度很有帮助,只是使用幅度不能太大,否则图片会失真。RGB是处理图片最好用的模式,提供照片的饱和度和亮度,表现层次等功能都很好,尤其善于调整人的面部色彩,不会造成失真或失层次。只是所有图片在印刷前都要转换成CMYK模式,所以在CMYK模式下调整图片有了优势,在这种模式下,通过通道调整各个颜色,可防止图片偏色,对确定黑白场也很方便。

不同的图片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像国画之类的图片一定要忠实于原片,不能因为效果好看而改变它的颜色。漫画书法之类的图片在保证它的细节不被损失外,可以考虑用位图,这样既清晰且图片容量也小,会提高发排的速度。

另外,Photoshop中”图像一调整“里有很多实用的工具,例如“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可选颜色”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合理使用,都会获得很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会一一讲解。

下面我主要说一下网上的图片处理。油田报纸经常会用到一些网络上的图片,网上的图片如翰海,各种各样,但不是每张照片拿来就可以用的。选择网上照片时要注意:

1、尽量选择一些对比、反差大的照片。

报纸由于印刷条件限制,一般网目比较粗,挂网时要损失一些层次,而网上图片基本偏小,层次表现差,所以照片的层次过于丰富后印刷是无法表现的。如一些日落余辉的照片,层次很丰富,显示器上看很漂亮,印刷后会发现照片不美,因为出现断层了;而一些对比大、反差大的照片,本来的内容层次感不强,也无所谓断层。

2、网上人物照片在运用时要选择一些全景或中景照片,少用特写。

一般人看图时对照片中人物脸部很敏感,所以人物脸部特写照片对层次清晰要求很高。如果照片.太小无法表达的话,印刷后会发现人物脸部色彩是一块块的,很容易让读者感到图片的质量不够好。一些全景或中景的照片中人物脸部很小,重在人物的动作,从而使读者忽略了一些细节,照片也可马虎过关。

3、少用或者不用网上的图表。

图表的表现内容比较直观,编辑喜欢用,可图表里的文字用图片格式表达后质量很差,基本上会出现锯齿状,让读者看不清内容。如果一定要用图表,建议编辑要求图片处理人员去掉文字,在排版时作文字块重新植到图片中去。就是所谓重新做图表。

网上图片与摄影记者的作品不同,最大的差别在于图片的大小,网上图片的大小可以说决定了印出来后图片的质量。

一般说来,图片文件大小和报纸中图片版面尺寸是成正比的。因为网速等问题,网上图片大都是JPG格式的,文件大小通常只有几十K甚至十几K、几K(为了方便上传,一般的网站都会有所限制);而现在也用JPG格式保存的数码相机作品,三百万像素、中等精度摄影,文件大小也有数百K。如果一张网上图片想在报纸上应用,一般情况下,要求照片文件必须大于二十K,报纸中的照片尺寸为6×10厘米以内;换句话说,网上图片在版面上使用时的尺寸最好原大小(指分辨率改为200 dpi后),要放大也不要超过120%,这样的大小尺寸在印刷时不会显得图片质量很差。当然越大越不容易失真。

网上图片的处理问题:网上图片与摄影记者作品的处理方式基本相同,但程度选择不一样,照片调整的要求更高,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往往就能决定最后的印刷质量。

1、一定要用TIFF或EPS格式保存图片。

网上的图片大都用的是JPG格式,JPG格式的图片对系统资源占用少,速度快,对于报纸这样精度要求不高的印刷品应用也未曾不可。但JPG是有损压缩算法的图片保存格式,每次保存图像时都会丢失一些数据,这对本来图片信息就不多的网上图片是一种灾难,而TIFF或EPS格式没有这种情况,所以我们要求图片处理人员保存图片时要习惯用TIFF或EPS格式,可以对图片进行多次再处理。

2、用RGB模式处理图片用CMYK模式保存图片

当打开某一个彩色图片时,它可能是rgb模式的,也可能是cmyk模式的。那么在使用photoshop时,是使用rgb模式,还是使用cmyk模式进行彩色图片处理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使用photoshop处理图片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一点,对于所打开的一幅图片,无论是哪种模式的图片都不要将两种模式转来转去。如果将一个图片一会儿转成rgb模式,一会儿转成cmyk模式,则图片的信息损失将是很大的。这里应该说的是,彩色报纸出版过程中用于制版印刷的图片模式必须是cmyk模式的图片,否则将无法进行印刷。但是并不是说在进行图片处理时以cmyk模式处理图片的印刷效果就一定很好,还是要根据情况来定。其实用photoshop处理图片选择rgb模式的效果要强于使用cmyk模式的效果,只要以rgb模式处理好图片后,再将其转化为cmyk模式的图片后输出胶片就可以制版印刷了。

在将rgb模式图片转换成cmyk模式图片时,分色参数将对图片转换时的效果好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分色参数的调整,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图片的转换,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具备对分色参数的控制能力。也就是说,当需要将以rgb模式处理好的图片转化为cmyk模式进行输出时,在转换过程中通过分色参数的调整可以减轻在图片进行模式转换时的色彩丢失。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使用rgb模式处理的图片一定要确保在用cmyk模式输出时图片色彩的真实性;使用rgb模式处理图片时要确信图片已完全处理好后再转化为cmyk模式图片,最好是留一个rgb模式的图片备用。

3、图片清晰度的锐化调整。

清晰度强调(锐化)不够,轮廓不清,图片模糊:清晰度强调过头,图片轮廓生硬。清晰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图片质量。网上图片通常精度比较低,层次不明显,容易模糊,所以说,锐化绝不是可做可不做的过程,而是网上图片印前处理中必须的一部分,是提高图像清晰度的最有效手段。对于不同类型的图片,要从实践中找出恰当的锐化等级,从显示屏幕效果看,通常人物图片锐化程度为看上去已经有点过为好,对于一些风景图片还可再大些。

4、网上图片的层次和色彩调整。

层次调整的目的首先要满足印刷要求,将主要层次集中在中间区域,即20%~60%的视觉敏感区其次,要根据原稿内容及层次分布情况,保证重要部位阶调的准确,如衣服、脸部等;再次:要调整极高光或极暗调的数值、不可大面积绝网,一般控制在2%~95%左右。网上图片的色彩调整主要是牢记新闻纸的3%~5%灰度,把一些偏暗淡的图片调整为亮些艳些。

5、适当运用photoshop中的滤镜。

photoshop是国际通用的专业级的图像处理软件,早已经在国内广泛应用,它的有一些滤镜运用了插点法对图像进行放大补偿,可增加一张小图片的分辨率及尺寸大小,网上图片为了实际需要也可以适当运用。但这个Intellihance滤镜不可能增加图片的层次和色彩,只是让图片处理人员方便一些,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它的身上。也有一些专门的图像放大补偿软件如S-spline等,功能差不多。

但我个人认为报纸图片尽量不用或少用网上图片,可实际工作中如果经常用到,只要选择得当,处理细致,同样可以使网上图片在报纸中发挥作用。但是印刷的时候会遇到各种情况,我们应该根据楼下印刷机的特点来调整我们的工作。红报头它一般都是MY100,大地,而肤色均为浅网、2者是相冲突的,如果墨大的话、肤色肯定会糊、墨小的话红报头就不会那么红了。所以说这种情况是比较难办的,一般为了照顾报头的颜色,肤色会被忽略一下。故会偏色。

人物图片再现其最重要部分为面部肤色及其他身体裸露在外的部分,如手,脚和腿部等,而面部肤色又成为重中之重。在网络上查资料时有人总结发现如下表所示规律。

(一)面部肤色中其色彩比例如下:C:10%以下;M:25%以下;Y:35%以下;K:0%;且Y的比例略多于M,此时印刷出来的图片是一种较为白晰的肤色,多为一些光线条件比较好,位置选择比较好的情况下拍摄出来的照片,如强光下拍摄出来的照片等。

(二)C:15%以下;M:25%-35%;Y:35%-45%;K:0%;在这样一些范围内,且Y的比例略多于M的10%左右时,印刷出来的人物面部肤色非常接近我们东方人面部肤色,而且层次清晰,效果极为理想,相反在此范围内,若M的比例与Y的值相接近,或是M值多5%以上,则印刷出来的肤色略为偏桃红色,因其层次和清晰度均有,所以仍不失为好图片。

(三)C:15%以下;M:35%-50%;Y:45%-60%;K:0%;这种图片对印刷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在印刷工艺中,水墨平衡控制很好的情况下印后工艺,能够再现图片本来的效果,但是容易出现色偏,因品红呈色性较强,所以呈现为易偏红色,较难控制。

(四)C:15%以下;M:50%以上;Y:60%以上;K:0%;在这种情形下,无论印刷操作人员如何控制,均难于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印刷出来的图片易出现两个问题包装容器,一是偏红,二是层次不清晰,发闷。

(五)针对上表5,6,7三种情况印前工艺,C:15%-25%;K值不再为0,多为一些在光线相对较暗的地方拍摄,若M,Y成分都比较少,印刷出来易轻微偏青色,若M,Y的成分较重,则轻微偏黑色,此时也要求印刷操作人员在印刷工艺中做到良好的水墨平衡控制,能正常再现原稿颜色。

(六)C:25%以上,此时K值也有一定的比例,这是一些皮肤较黑的图片。

(七)C:15%以下;M:35以下;Y:60%以上;K:0%;此时印刷出来的图片从远看效果依然可以接受,略为偏黄色,但仔细观察就发现其层次稍显欠缺,如我们在印刷一些其他夜间室内拍摄的图片,因室内灯普遍偏黄色,在其特殊的光照环境下,人物肤色普遍Y的成分较重。

从上表看,新闻纸印刷中东方人肤色最好的色彩层次比例是在上面前二种情况,即C:10%以下;M:35%以内;Y:45%以内;K:0%;就算比例稍重一些,M的成分也不要超过50%,C的成分不超过25%。而对黑人其C,K成分稍重,但也应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范围。从新闻纸印刷的特点来分析也有其合理性,新闻纸由于其表面粗糙,施胶度低或者是没施胶排版,结构疏松,网点扩大严重,网点易出现并级和糊死,所以层次的再现就远不如胶版纸和铜版纸,在0-30%处和70%-100%处网点扩大较小,而在中间调,特别是在50%处网点扩大可以达到25%-30%左右,所以印前图片的选择和调整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认为印前图片在选择时,首先不能单凭在屏幕上直观的视觉效果,因为显示器若没有做色彩校正都有色偏的时候,最好在PHOTOSHOP软件里用信息(INFO)工具读取其面部和肤色绝大部分的CMYK值,其主要部分或大部分在前面所说的范围内,这样的图片,对后工序印刷来说是创造条件,相反若超出前述范围,就需要作较大的调整,尽量达到标准以内。

下面我简单说说PS中几个处理图片常用到的工具:

  1. 曲线工具

曲线也是调整图像最重要的命令之一,一幅图像在直方图正常之后,需要曲线用来对图像做精细调整。曲线调整1234点的用途:一个点改变影调明暗;两个点控制图像反差;三个点提高暗部层次;四个点产生色调分离。

右面曲线往上可以点亮图片!

往下图片变暗!

两个点的时候可以调整图像的反差

下面我用一个照片实例来说明一下调照片的整个过程:

拿到一张照片,首先预览一下,对照片整体有数,要注重一种整体美,再突出照片想要突出的部分。不管是背景还是人物都追求统一。处理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耐心,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去调色直到自己满意。

下面一步一步讲,很常用的:用Photoshop打开原图(我使用的是CS3, 其他版本大同小异)。先观察一下照片整体,一般的照片由于大多出自一般的数码相机和特定的场景,黑白场都不能很好地被定位,所以照片都会像这张一样发灰。

  • 先复制一层背景,以免操作失误,保留原片,执行:滤镜 > 锐化 > USM锐化,数值根据照片大小而定,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

创建色阶调整图层。右边为高光数量,左边为暗调数量,中间为中间调,有时候夸张的PS手法可以调的狠一些,主要看表达的需要。这里我仅仅是要用这个色阶来增加脸部的亮度,拉动最右面的一个调节杠直达脸部开始有高光溢出的现象,就是感觉有些过亮。左面和中间的不用去动,然后按确定。

下面一个关键的步骤,创建色彩平衡调整图层,这样调节会让照片整体偏青色,比较衬托脸部。

为了加强对比度,新建一个黑白调整层,选择预设为“高对比度红色滤镜”,确定。

此刻的照片看上去非常奇怪,不要着急,让我们把混合模式改成“柔光”,并且将不透明度降低到70% (看情况而定)

这时候的照片已经很好看了,只是显得非常苍白,所以我们再加一个色相/饱和度调节层,并且+15的饱和度。

至此整体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具体用到的工具就是钢笔工具。我简单说一下。

Photoshop的钢笔路径是非常重要的造型工具。大家在点选调整路径上的一个点后,按“Alt”键,再点击鼠标左键在点上点击一下,这时其中一根“调节线”将会消失,再点击下一个路径点时就会不受影响了。

如果你用“Path”画了一条路径,而鼠标现在的状态又是钢笔的话,你只按下小键盘上的回车键(记住是小键盘上的回车,不是主键盘上的),那么路径就马上会变为“选取区”了。

如果你用钢笔工具画了一条路径,而你现在鼠标的状态又是钢笔的话,你只要按下小键盘上的回车键(记住是小键盘上的回车,不是主键盘上的!),那么路径就马上就被作为选区载入。

按住Alt键后在路径控制板上的垃圾桶图标上单击鼠标可以直接删除路径。

使用路径其他工具时按住Ctrl键使光标暂时变成方向选取范围工具。

按住Alt键后在路径控制板上的垃圾桶图标上单击鼠标可以直接删除路径。

使用路径其他工具时按住Ctrl键使光标暂时变成方向选取范围工具。

点击路径面板上的空白区域可关闭所有路径的显示。

在点击路径面板下方的几个按钮(用前景色填充路径、用前景色描边路径、将路径作为选区载入)时,按住Alt键可以看见一系列可用的工具或选项。

如果我们需要移动整条或是多条路径,请选择所需移动的路径然后使用快捷键Ctrl+T,就可以拖动路径至任何位置。

这是几个钢笔的使用技巧,具体操作还要在实践当中熟练掌握。

PS的快捷键!必须掌握!

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

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

裁剪工具 【C】

移动工具 【V】

套索、多边形套索、磁性套索 【L】

魔棒工具 【W】

喷枪工具 【J】

画笔工具 【B】

像皮图章、图案图章 【S】

历史记录画笔工具 【Y】

橡皮擦工具 【E】

铅笔、直线工具 【N】

模糊、锐化、涂抹工具 【R】

减淡、加深、海棉工具 【O】

钢笔、自由钢笔、磁性钢笔 【P】

添加锚点工具 【+】

删除锚点工具 【-】

直接选取工具 【A】

文字、文字蒙板、直排文字、直排文字蒙板 【T】

度量工具 【U】

直线渐变、径向渐变、对称渐变、角度渐变、菱形渐变 【G】

油漆桶工具 【K】

吸管、颜色取样器 【I】

抓手工具 【H】

缩放工具 【Z】

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 【D】

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 【X】

切换标准模式和快速蒙板模式 【Q】

标准屏幕模式、带有菜单栏的全屏模式、全屏模式 【F】

临时使用移动工具 【Ctrl】

临时使用吸色工具 【Alt】

临时使用抓手工具 【空格】

打开工具选项面板 【Enter】

快速输入工具选项(当前工具选项面板中至少有一个可调节数字) 【0】至【9】

循环选择画笔 【[】或【]】

选择第一个画笔 【Shift】+【[】

选择最后一个画笔 【Shift】+【]】

建立新渐变(在”渐变编辑器”中) 【Ctrl】+【N】

文件操作

新建图形文件 【Ctrl】+【N】 或【Ctrl】+ 鼠标在空白处双击

用默认设置创建新文件 【Ctrl】+【Alt】+【N】

打开已有的图像 【Ctrl】+【O】

打开为… 【Ctrl】+【Alt】+【O】

关闭当前图像 【Ctrl】+【W】

保存当前图像 【Ctrl】+【S】

另存为… 【Ctrl】+【Shift】+【S】

存储副本 【Ctrl】+【Alt】+【S】

页面设置 【Ctrl】+【Shift】+【P】

打印 【Ctrl】+【P】

打开“预置”对话框 【Ctrl】+【K】

显示最后一次显示的“预置”对话框 【Alt】+【Ctrl】+【K】

设置“常规”选项(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1】

设置“存储文件”(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2】

设置“显示和光标”(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3】

设置“透明区域与色域”(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4】

设置“单位与标尺”(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5】

投影效果(在“图层样式”对话框中)【Ctrl】+【1】

内阴影效果(在“图层样式”对话框中) 【Ctrl】+【2】

外发光效果(在“图层样式”对话框中) 【Ctrl】+【3】

内发光效果(在“图层样式”对话框中) 【Ctrl】+【4】

斜面和浮雕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 【Ctrl】+【5】

光泽效果(在“图层样式”对话框中)【Ctrl】+【6】

颜色叠加效果(在“图层样式”对话框中)【Ctrl】+【7】

渐变叠加效果(在“图层样式”对话框中)【Ctrl】+【8】

图案叠加效果(在“图层样式”对话框中)【Ctrl】+【9】

应用当前所选效果并使参数可调(在”效果”对话框中) 【A】

图层混合模式

循环选择混合模式 【Alt】+【-】或【+】

正常 【Ctrl】+【Alt】+【N】

阈值(位图模式) 【Ctrl】+【Alt】+【L】

溶解 【Ctrl】+【Alt】+【I】

背后 【Ctrl】+【Alt】+【Q】

清除 【Ctrl】+【Alt】+【R】

正片叠底 【Ctrl】+【Alt】+【M】

屏幕 【Ctrl】+【Alt】+【S】

叠加 【Ctrl】+【Alt】+【O】

柔光 【Ctrl】+【Alt】+【F】

强光 【Ctrl】+【Alt】+【H】

颜色减淡 【Ctrl】+【Alt】+【D】

颜色加深 【Ctrl】+【Alt】+【B】

变暗 【Ctrl】+【Alt】+【K】

变亮 【Ctrl】+【Alt】+【G】

差值 【Ctrl】+【Alt】+【E】

排除 【Ctrl】+【Alt】+【X】

色相 【Ctrl】+【Alt】+【U】

饱和度 【Ctrl】+【Alt】+【T】

颜色 【Ctrl】+【Alt】+【C】

光度 【Ctrl】+【Alt】+【Y】

去色 海棉工具+【Ctrl】+【Alt】+【J】

加色 海棉工具+【Ctrl】+【Alt】+【A】

暗调 减淡/加深工具+【Ctrl】+【Alt】+【W】

中间调 减淡/加深工具+【Ctrl】+【Alt】+【V】

高光 减淡/加深工具+【Ctrl】+【Alt】+【Z】

选择功能

全部选取 【Ctrl】+【A】

取消选区 【Ctrl】+【D】

重新选择 【Ctrl】+【Shift】+【D】

羽化选择 【Ctrl】+【Alt】+【D】

反向选择 【Ctrl】+【Shift】+【I】

路径变选区 数字键盘的【Enter】

载入选区 【Ctrl】+点按图层、路径、通道面板中的缩约图

滤镜

按上次的参数再做一次上次的滤镜 【Ctrl】+【F】

退去上次所做滤镜的效果 【Ctrl】+【Shift】+【F】

重复上次所做的滤镜(可调参数) 【Ctrl】+【Alt】+【F】

选择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 【V】

立方体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 【M】

球体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 【N】

柱体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 【C】

轨迹球(在“3D变化”滤镜中) 【R】

全景相机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 【E】

视图操作

显示彩色通道 【Ctrl】+【~】

显示单色通道 【Ctrl】+【数字】

显示复合通道 【~】

以CMYK方式预览(开关) 【Ctrl】+【Y】

打开/关闭色域警告 【Ctrl】+【Shift】+【Y】

放大视图 【Ctrl】+【+】

缩小视图 【Ctrl】+【-】

满画布显示 【Ctrl】+【0】

实际象素显示 【Ctrl】+【Alt】+【0】

向上卷动一屏 【PageUp】

向下卷动一屏 【PageDown】

向左卷动一屏 【Ctrl】+【PageUp】

向右卷动一屏 【Ctrl】+【PageDown】

向上卷动10 个单位 【Shift】+【PageUp】

向下卷动10 个单位 【Shift】+【PageDown】

向左卷动10 个单位 【Shift】+【Ctrl】+【PageUp】

向右卷动10 个单位 【Shift】+【Ctrl】+【PageDown】

将视图移到左上角 【Home】

将视图移到右下角 【End】

显示/隐藏选择区域 【Ctrl】+【H】

显示/隐藏路径 【Ctrl】+【Shift】+【H】

显示/隐藏标尺 【Ctrl】+【R】

显示/隐藏参考线 【Ctrl】+【;】

显示/隐藏网格 【Ctrl】+【”】

贴紧参考线 【Ctrl】+【Shift】+【;】

锁定参考线 【Ctrl】+【Alt】+【;】

贴紧网格 【Ctrl】+【Shift】+【”】

显示/隐藏“画笔”面板 【F5】

显示/隐藏“颜色”面板 【F6】

显示/隐藏“图层”面板 【F7】

显示/隐藏“信息”面板 【F8】

显示/隐藏“动作”面板 【F9】

显示/隐藏所有命令面板 【TAB】

显示或隐藏工具箱以外的所有调板 【Shift】+【TAB】

文字处理(在”文字工具”对话框中)

左对齐或顶对齐 【Ctrl】+【Shift】+【L】

中对齐 【Ctrl】+【Shift】+【C】

右对齐或底对齐 【Ctrl】+【Shift】+【R】

左/右选择 1 个字符 【Shift】+【←】/【→】

下/上选择 1 行 【Shift】+【↑】/【↓】

选择所有字符 【Ctrl】+【A】

选择从插入点到鼠标点按点的字符 【Shift】加点按

左/右移动 1 个字符 【←】/【→】

下/上移动 1 行 【↑】/【↓】

左/右移动1个字 【Ctrl】+【←】/【→】

将所选文本的文字大小减小2 点象素 【Ctrl】+【Shift】+【<】

将所选文本的文字大小增大2 点象素 【Ctrl】+【Shift】+【>】

将所选文本的文字大小减小10 点象素 【Ctrl】+【Alt】+【Shift】+【<】

将所选文本的文字大小增大10 点象素 【Ctrl】+【Alt】+【Shift】+【>】

将行距减小2点象素 【Alt】+【↓】

将行距增大2点象素 【Alt】+【↑】

将基线位移减小2点象素 【Shift】+【Alt】+【↓】

将基线位移增加2点象素 【Shift】+【Alt】+【↑】

将字距微调或字距调整减小20/1000ems 【Alt】+【←】

将字距微调或字距调整增加20/1000ems 【Alt】+【→】

将字距微调或字距调整减小100/1000ems 【Ctrl】+【Alt】+【←】

将字距微调或字距调整增加100/1000ems 【Ctrl】+【Alt】+【→】

设置“增效工具与暂存盘”(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7】

设置“内存与图像高速缓存”(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8】

编辑操作

还原/重做前一步操作 【Ctrl】+【Z】

还原两步以上操作 【Ctrl】+【Alt】+【Z】

重做两步以上操作 【Ctrl】+【Shift】+【Z】

剪切选取的图像或路径 【Ctrl】+【X】或【F2】

拷贝选取的图像或路径 【Ctrl】+【C】

合并拷贝 【Ctrl】+【Shift】+【C】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当前图形中 【Ctrl】+【V】或【F4】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选框中 【Ctrl】+【Shift】+【V】

自由变换 【Ctrl】+【T】

应用自由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Enter】

从中心或对称点开始变换 (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Alt】

限制(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Shift】

扭曲(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Ctrl】

取消操作(包括输出、滤镜等操作)【Esc】

自由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 【Ctrl】+【Shift】+【T】

再次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并建立一个副本 【Ctrl】+【Shift】+【Alt】+【T】

删除选框中的图案或选取的路径 【DEL】

用背景色填充所选区域或整个图层 【Ctrl】+【BackSpace】或【Ctrl】+【Del】

用前景色填充所选区域或整个图层 【Alt】+【BackSpace】或【Alt】+【Del】

弹出“填充”对话框 【Shift】+【BackSpace】

从历史记录中填充 【Alt】+【Ctrl】+【Backspace】

图像调整

调整色阶 【Ctrl】+【L】

自动调整色阶 【Ctrl】+【Shift】+【L】

打开曲线调整对话框 【Ctrl】+【M】

在所选通道的曲线上添加新的点(‘曲线’对话框中) 在图象中【Ctrl】加点按

在复合曲线以外的所有曲线上添加新的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Shift】

加点按

移动所选点(‘曲线’对话框中) 【↑】/【↓】/【←】/【→】

以10点为增幅移动所选点以10点为增幅(‘曲线’对话框中) 【Shift】+【箭头】

选择多个控制点(‘曲线’对话框中) 【Shift】加点按

前移控制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Tab】

后移控制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Shift】+【Tab】

添加新的点(‘曲线’对话框中) 点按网格

删除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加点按点

取消选择所选通道上的所有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D】

使曲线网格更精细或更粗糙(‘曲线’对话框中) 【Alt】加点按网格

选择彩色通道(‘曲线’对话框中) 【Ctrl】+【~】

选择单色通道(‘曲线’对话框中) 【Ctrl】+【数字】

打开“色彩平衡”对话框 【Ctrl】+【B】

打开“色相/饱和度”对话框 【Ctrl】+【U】

全图调整(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

只调整红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1】

只调整黄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2】

只调整绿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3】

只调整青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4】

只调整蓝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5】

只调整洋红(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6】

去色 【Ctrl】+【Shift】+【U】

反相 【Ctrl】+【I】

 

图层操作

从对话框新建一个图层 【Ctrl】+【Shift】+【N】

以默认选项建立一个新的图层 【Ctrl】+【Alt】+【Shift】+【N】

通过拷贝建立一个图层 【Ctrl】+【J】

通过剪切建立一个图层 【Ctrl】+【Shift】+【J】

与前一图层编组 【Ctrl】+【G】

取消编组 【Ctrl】+【Shift】+【G】

向下合并或合并联接图层 【Ctrl】+【E】

合并可见图层 【Ctrl】+【Shift】+【E】

盖印或盖印联接图层 【Ctrl】+【Alt】+【E】

盖印可见图层 【Ctrl】+【Alt】+【Shift】+【E】

将当前层下移一层 【Ctrl】+【[】

将当前层上移一层 【Ctrl】+【]】

将当前层移到最下面 【Ctrl】+【Shift】+【[】

将当前层移到最上面 【Ctrl】+【Shift】+【]】

激活下一个图层 【Alt】+【[】

激活上一个图层 【Alt】+【]】

激活底部图层 【Shift】+【Alt】+【[】

激活顶部图层 【Shift】+【Alt】+【]】

调整当前图层的透明度(当前工具为无数字参数的,如移动工具) 【0】至【9】

保留当前图层的透明区域(开关) 【/】

投影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 【Ctrl】+【1】

内阴影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 【Ctrl】+【2】

外发光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 【Ctrl】+【3】

内发光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 【Ctrl】+【4】

斜面和浮雕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 【Ctrl】+【5】

应用当前所选效果并使参数可调(在”效果”对话框中) 【A】

二、InDesign软件

InDesign软件是一个定位于专业排版领域的设计软件, 是面向公司专业出版方案的新平台。 由Adobe公司1999年9月1日发布。它是基于一个新的开放的面向对象体系,可实现高度的扩展性,还建立了一个由第三方开发者和系统集成者可以提供自定义杂志、广告设计、目录、零售商设计工作室和报纸出版方案的核心。可支持插件功能。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在印前设计专业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排版软件是Adobe公司的PageMaker,但这并非说明PageMaker是最优秀的。Quark公司的QuarkXPress(欧美大部分国家地区使用其)和北大方正集团(FOUNDER)的飞腾(FIT)在专业性能上比PageMaker更胜一筹,只是由于种种因素而使得这两种软件得不到广泛应用。例如,Quark公司一直以来投放的重点不是中国国内,因此简体中文MAC版升级慢,PC版本更是少见;而方正飞腾(FIT)主要是配合北大方正集团开发的另外一些软件专攻报社、出版社等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大型对象,另外FIT的后端照排输出也有局限性,即FIT的PS文件只能在昂贵的方正RIP上输出等等,所以普通用户才不得不使用升级快、输出方便但功能不能让专业人士满意的PageMaker。由于PageMaker是Adobe公司原先从Aldus公司继承过来的,其核心技术相对陈旧,存在许多缺点,单凭PageMaker击败QuarkXPress在印前设计专业领域长期占一席之地,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Adobe公司另辟蹊径在1999年9月1日发布了一个功能更强大的排版软件,作为其10年来在排版领域受Quark公司压制的反击和完全实现其桌面出版系统龙头老大的位置,这个创新的排版软件就是InDesign。

InDesign流程:

通常分为四个步骤:建立版面;排版;调整和修改;输出。

一、建立版面:

1文件菜单—新建—文档。

2出现的对话框中进行设定:先决定基本页数。选中“主版文本框”以便于以后的文本框的统一。决定页面尺寸,装订方向。再决定出血数值。必要时可选定“可打印区域”数值。完成时选“页边距与分栏”。

注:如果你想在以后重复打开InDesign的时候,文档自动出现你所希望的参数作为缺省参数设置,那么你需要在打开新文档之前:

A.选择菜单:版面-页边距与分栏,设置相应参数。

B.选择菜单:文件-文档设置,设置相应参数。

完成这些工作时,无论你何时打开新文档,程序都会将这些参数作为新文档的缺省值。

3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版心尺寸、分栏数、文本排式和栏间距等。选“好”。

4作主版页面。选择“页面”工具箱。 选择相应的主版页面。

选择菜单:版面-自动页面编码。

在主版上设定页码的位置,字体等相关参数。

 

二、排版:

1)置入文本:

方法一:在工具栏中选择“文本工具”。按住“苹果+Shift”键,鼠标点版心,使主版文本框应用于当前版面。

选择菜单:文件-置入。

选中所需文本,并选中对话框左下角中的“显示输入选项”。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设定所需参数后,点“好”。将所需文本置入。(可根据需要选择“自动排文”)。

方法二:打开所需的文本文件,“全选”,“拷贝”,点中Indesign页面,“粘贴”。

方法三:选中所需文本,拖拽到Indesign页面上。

2)定义字符样式和段落样式:选“段落样式”工具箱。在出现的对话框中。依次选择各种项目并设定。需要注意的是:在“总体”一项中,你可以自行设定快捷键,提高工作效率。

3)文字编辑:选择菜单:编辑-文本编辑器。

将定义好的段落样式分别置入到所需段落中。

4)置入图形:选择工具框中的“外框”工具。在所需置入图形的位置划出相应大小的图形框。

选择菜单:文件-置入。

选择所需图形置入。

5)图文排版:选择菜单:窗口-文字与表格-文字绕图。

根据需要选择文字绕图方式。

三、调整和修改:

1)文字调整:涉及全局的修改,应该在段落样式中调整。局部文字的修改,在字符样式中调整。现在,我们需要将段落内小标题都改为“中等线”。步骤:选“文字样式”工具箱。将样式名称改为“文内标题”在“字体集”中选择“中等线体”,点“好”分别选择文内小标题,点字符样式中的“文内标题”。

2)段落样式调整:根据总体布局,分别调整和修改原定义的段落样式。选”段落样式“工具箱选”缩进与间距“在”首行缩进“中敲入7MM。点”好“。此时,段落前即自动缩进。

3)图形调整:

选择需要修改的图形。选择菜单:物件。

根据需要,分别选择“阴影”、“羽化”、“渐变”、“边角效果”等。

在调整图形时,需要调整图形内容的长宽比例等,使用工具栏中的“直接选取工具”。

4)版面顺序调整:打开“页面”工具箱。这时,可以看到所有页面的缩略图和页码。拖拽鼠标,将需要调整的页面放前或置后。

四、印前准备:

1)检查信息:选择菜单:文件-印前准备。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你所做的全部内容给出了一个详尽的报告。制作者和输出菲林片的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和检查此报告。重点应检查:

a.页面尺寸、出血、排版方向;

b.图片类型和链接状态;

c.颜色属性和专色;

d.检查字体种类、属性;

e.外部插件。

2)修改:在完成检查后,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内容和设置返回至原文件中修改。

3)打包:选择菜单:文件-打包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尽可能按照要求逐项填写。填写完毕后,点“好”。

这时,出现一个新的对话框,根据你的需要,注意选择左下角命令框中的各项内容,点“好”。

这时,Indesign将自动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将你在这个工作中所有相关的文本、图形和各类文件做成一个完整的备份置入。便于你归类保存,同时可以向输出中心提供。避免了以往经常出现的文件缺失的弊病。

4)送至输出中心后,输出操作人员还应该重复上述工作,并且根据输出要求做出相应的参数设置。

 

三、照排机操作原理以及应用:

1、使用环境

1)保持使用环境干净,保持设备外表面清洁

2)定期清洁胶辊(胶片经过的胶辊、片盒里的胶辊)

3)照排机请勿摆放重物、水杯等,人请勿靠;

4)安全接地,照排机光鼓在旋转时出现任何故障、异常现象不要打开盖子,等光鼓旋转停下来后,关闭电源再检查。

2、使用胶片的要求:

使用胶片:小轴内径50.8mm,药膜面向外,软法兰,宽度为457mm(四开机)、660mm(对开机)的60米卷筒片,波长为633nm左右红激光。

胶片品牌:柯尼卡、爱尔发等进口片,华光、乐凯等国产片

3、注意RIP设置精度与大小与照排机设置精度与大小要一致;如RIP解释进来的文件用的2400dpi、四开,照排机也应设置成四开,2400dpi方可发排;

4、如何调整出片密度与冲片时间、药水浓度、光强的关系

1) 如出片密度太大:减少冲片时间; 或减少光强值

2) 如出片密度太小:增长冲片时间,或增加药水浓度;或增大光强值

注意:一般用增长或减少时间调整密度,少用光强来调整密度。

5、线性化测试和调整

在调整密度在4.0—4.2基础上方可做线性化调整,如无密度仪测量以下设置仅供参考

100% 100 98% 98 95% 95 90% 91 85% 86 80% 81 75% 76 70% 72

65% 67 60%62 55% 58 50% 54 45% 48 40% 43 35% 38

30% 32 25% 27 20% 22 15% 16 10% 11 5% 6 3% 4 1% 2

四、冲片机

1、使用药水的要求

使用药水,具体配比参考所使用药水说明;

注意:不同品牌的药水不能互相混同使用,定、显影液药水不能混同使用;药水更换周期:7-15天更换药水,并全面清洗药槽与轴架;或视出片质量决定。水更换周期:1-2天全面更换水;

2、维护日程表

  • 用清洗瓶,将药液上面的齿轮的药液冲净。

7天 检查滚轴组件上的齿轮和卡片是否完好。

10天 清洗药液过滤芯,清除液槽边缘等处的结晶,清洗补充泵、单向阀。

15天 总传动轴蜗轮蜗杆、链动注油。

30天 将药液放出,清洗液槽一次和清洗滚轴组件,风机加油。

3、清洗方法

1)每天的清洗,只要用随机备的清洗瓶、灌满清水,喷口对准液面以上的滚轴、齿轮,微微喷一些清水即可,清水滴入液槽无妨。

2)药滤芯清洗,每隔十天,将药滤芯取出,先放入温水中浸泡半个小时左右,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显影、定影滤芯千万不能在同一容器中清洗。

3)补充泵清洗,为避免装配错误,最好一只一只进行。拧松进口或出口的螺套,取出单向阀,泡在清水里,并轻轻将单向阀锥体拉出一些,清洗锥体四面的脏物,然后复原装好。补充泵进出口都有单向阀,并有方向性,千万注意方向不要搞错。

4)、药槽清洗,首先在相应排液阀上套上塑料管(注意显影与定影不要合用一根管子),将药液放入相应药桶,残渣放入下水道,然后在液槽放注清水,用软刷或布清洗。

4、下面重点说一下详细的检修维护过程

激光照排机是当前印前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因此,要特别注意维护保养工作,特别是利用空闲时候对设备进行检修,是保证激光照排机正常运转,确保产品质量,及时地发现事故苗头并解决的重要环节。个人认为检修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需对激光照排机的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擦拭,机器干净卫生。数据线、电缆线保持整齐,不打折、打结。相关工具摆放整齐,激光照排机周围无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2、激光系统是保证胶片质量的重要部分,激光系统的正常运转是保证记录精度、密度符合标准的重要环节。可从三方面检修:①保护罩,②真空泵,③激光扫描头。首先检查保护罩有无破损、移位、松动现象;其次检查真空泵的灰尘过滤纸杯中有无杂物堵塞,根据胶片密度情况判断激光扫描头上是否有灰尘吸附等,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维修,避免事故发生,确保激光照排机正常运转。

3、过桥部分是保证胶片曝光后准确无误地传送到冲洗机的“中间桥梁”。对于它的检修主要是检查易损件,如弹簧弹性好坏,传感器是否灵敏,螺丝有无松动,各配件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维修,避免发生故障。

4、冲洗机的清洁。移开顶盖、干燥盖和凝聚盖,用湿布擦洗上面的辊子、交叉引导部件和胶片输入台;检查补充液容器是否密封完好,清空废液容器;将水洗槽排空,检查排风孔是否堵塞,排风道是否通畅,关闭上下水阀门。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5、显影、定影部分,是保证胶片质量不可缺少的部分,胶片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检修时要认真清洗显影(定影)支架,保证在胶片引导部件上无任何结晶物质;长时间停机的情况下,如果条件允许,可将显影、定影槽中的药液全部排出,放到密闭容器中密封保存,防止氧化。将显影(定影)槽清空,保证槽内清洁卫生无杂物。

6、激光照排机的润滑。润滑油的作用是减小机件之间摩擦,防止机件生锈。冲洗机润滑油要使用随机器配送的特种润滑油(水性),过桥导轨可使用膏状润滑油(如黄油)润滑,做好冲洗机的润滑可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使机器能够平稳运转。

注重照排机的日常保养,不但可以保证照排机输出品质始终如一。而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平常保养需做到以下几条:(对开始时写的维护的一些补充)

1、保持室内清洁,尤其不要有较多尘土;

2、保持低温环境。夏季室温不要超过22摄氏度。因为大部分照排机的连续工作时间都比较长。热量储存较大。不利于电器元件散热。影响电器无件寿命;

3、照排机供电系统要可靠接地。避免电流击穿元器件;

4、每次更换胶片时要对照排机内的胶辊用布沾清水擦拭干净,保证胶辊有正常的弹性,切忌用酒精等化学品擦拭;

5、在保持室内清洁的情况下,每半年请专业工程师对光路进行清洗。一方面可以保持输出品质更好,另一方面是延长激光管的使用寿命;

6、照排机的曝光值不要设得过高。因为过高会影响网点曲线、还会减短使用寿命;

7、照排机最好不要24小时不停机。适当休息不但对机器有好处。对人也同样有好处。

制做出高质量的图像,校准照排机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使用未经校准的照排机难以得到高质量的网点,而只要有适当的工具,校准照排机并不困难。这样,你若要出20%的网点,结果就应该是20%,而不是16%或23%等。除了能进行准确的层次复制,正确校准照排机还能帮助你避免高光部分绝网和暗调部分并糊。

对于发出来的菲林,我们也有一套质量检验标准,下面就重点说一下出菲林的注意事项:

菲林的输出其实就是一个类似于照相的暴光过程,它先把图文经过RIP处理成的点阵图象(即由网点组成图文),再将其转化为支配激光的信号,利用激光相对菲林片的纵向和横向移动,将激光点(即网点)打(射)到菲林片相应的位置上,使菲林片相应部位暴光,再通过显影机的显定影过程,把未暴光部分冲洗掉,就在菲林片上形成了点阵图象。

至于菲林的质量标准,我想主要应该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地密度与灰雾,它是衡量软片质量的基础。灰雾就是指空白菲林的绝对密度,即将密度计绝对清零(对空清零)后所测空白菲林的密度,灰雾值<=0.03的菲林为优,0.03到0.07间均为合格。所谓实地密度是指大实地块的密度值,一般发排软件自带的灰梯尺由于其面积太小,再加上有些菲林药膜有沙眼,使得其实地密度测量值较实际值要小,一般在3.5-3.8之间即为合格,但若有大块实地必须保证它的密度值在4.0-4.3之间才能保证印刷品的色彩饱和又不会使暗调层次并集。

二.线性化数值,它是量软片质量的主要因素。一般应保证软片灰梯尺上的标示数值与测量数值相差<=2为合格。但由于一般的高精度印刷机都有一定的色彩可调程度,所以我们只要保证其线性化差值<=5即能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三、网点形状、网角及挂网线数,网点要求圆滑、殷实,无锯齿,无拖尾;网角符合标准(一般单色45度,四色想差30度)不撞网;挂网线数适合印刷介质(如:新闻纸不高于120LPI,铜版纸不低于133LPI)。

四、曝光后的药膜质量,是最后一道关,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因素。软片上实地上没有沙眼,药膜无划伤,无油迹,无定影未除掉的“白点”。才能说是一张质量过关的软片。

激光照排片质量管理的若干体会

一、检查原稿质量

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看,控制照排片的质量要从原稿开始把关。因为原稿的质量高低决定了照排片的质量优劣。所以,必须对原稿进行细致检查。一看原稿表面有无划痕、脏污,文字、线条是否完整,有无缺笔断划等;二看画面是否偏色。在自然光或接近日光色的标准光源下,观察反射稿上白色、灰色、黑色等消色部位是否有其它颜色的干扰;三看主要色彩是否准确。一般来说,反射稿(如照片等)的颜色比实际景物的色彩略有夸张,即比原来的色彩更鲜艳些。如以人物为主体的反射稿,应以面部肤色红润为标准;四看反差是否适中。反射稿的反差包括亮度差、色反差和反差平衡。亮度差适中,在高调部分和暗调部分之间就有丰富的过渡色彩层次;色反差适中,反射稿色彩浓度就大,且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反差平衡好,同一颜色在高调部位和暗调部位的颜色表现就会很一致。

二、印前输出文档的质量检查

对将要进行照排输出的文档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主要有:

1、检查套版线、色标及各种印刷、裁切用线是否齐全。套版线应为四色套合的黑(即C=100%、M=100%、Y=100%、K=100%),没有套版线,输出的四色或多色照排片等于一堆废品。

2、检查图像颜色模式。

激光照排机输出分色片时,所有彩色图像的色彩模式应为CMYK模式,因此,输出前应通过链接图像表仔细检查所链接图像的色彩模式是否正确。如果图像仍为RGB或Lab模式,应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颜色模式转换,否则输出分色片时只有黑版上有图像,或者分色情况不理想,甚至不能输出;对黑白图片,图像模式应为灰度或二值模式,输出时只有黑版上有网点信息。

3、检查所用图片的分辨率是否符合印刷要求。

确保扫描图像、照片和其它点阵图片有合适的分辨率,这对保证输出照排片的质量是必要的(分辨率与PostScript矢量图无关,它们将以输出设备最大的分辨率打印)。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不同出版物的分辨率设定标准:

报纸采用扫描分辨率为125-170dpi,针对印刷品图像,设置分辨率为网线(lpi)的1.5到2倍(2倍将使得放大图像时更灵活)。报纸印刷用85~133lpi。

期刊杂志、宣传品采用扫描分辨率为300dpi,因为杂志印刷一般用133或150lpi。

高品质书籍采用的扫描分辨率为350~400dpi,因为大多数印刷精美的书籍印刷时用1750~200lpi。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最好不要使用网上下载的图片,这些图片的分辨率一般只有72dpi,有的更低,不管对其进行怎样的处理,输出效果都不会很好。

4、通过RIP解释预视发片结果。RIP解释预视与最后发片结果是一致的,通过预视对照原稿或打样稿,检查文件链接的图像是否正确,图像解释是否完好(如果图拷坏了,RIP解释会出错),图像颜色是否与原稿相符,文字有无乱码,文件各要素有无错位,黑版是否叠印等。这是输出前的最后检查,所以一定要细心,以免出现质量问题。

三、照排机运行情况的检查

照排机启动后,其工作状态一般在输出工作站的操控软件图形界面中都可看到,需要进行检查的项目主要有:

1、激光照排机的设置与系统设备是否匹配并正常运转。为保证激光量的稳定,应定期对激光头进行测试和校正。

2、冲片机的药液浓度与温度是否正常。要根据照排片和药液的性能设定显影、定影的参数值,定期用测试条和梯尺进行测试,同时做好冲片设备的日常清洗、保养工作,防止沉浊物使照排片带脏。

3、照排片与药液自身的性能是否稳定。为保障照排片质量的稳定,在使用原材料上应尽量减少可变因素,做到使用原材料的相对固定。

4、照排片在设备运转和传递的过程中易受异物影响而被划伤,应定期清洗和擦拭传动部件,当发现部件损坏应及时更换。

四、输出照排片的质量检查

输出后需要对输出的照排片进行检查,照排片检查作为印前最后一道工序,要真正起到补遗堵漏的作用,应对其给予足够重视。检查的内容有:

1.检查套合准确率。一般来说,连续输出的四色或多色照排片套合误差是很小的,如果一个活件需要一色或两色补版,而其它色的照排片是在一天、两天或更长时间以前输出的,这时应仔细检查各色照排片的套合精度,若套合误差很大,则应连续输出所有色版的照排片。当然,这应当根据照排机的使用时间、工作稳定性来定,有的照排机对于连续输出的四色照排片套合误差都很大,这时应考虑维修或更新机器了。

2.对照原稿或打样稿,检查各色版压印关系,有时由于人员操作或机器故障,版面要素会有丢失、错位的现象。对于书刊出版物,最好的检查方法是将照排片附在原稿或打样稿上面,如有错漏,清晰可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划伤胶片,影响晒版质量。

3.检查照排片是否有起脏现象。照排片起脏是输出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一般来说,每天开机之前应清洁水洗槽,在注水之前应先打开外置供水开关的净水设备,以免管道中沉积的泥沙被带到水洗槽中,划伤或粘到胶片上,影响照排片质量;工作结束后要将水洗槽排空,认真清洗,否则水中可能产生杂质引起冲洗质量下降。

4.检查各色照排片网角角度。为了避免撞网,理论上来说,四色之间应相差22.5度,在生产实际中四色印刷多采用15度、45度、75度和90度。其中黄版对视觉的刺激比较弱,视觉感觉较差,因此一般定为90度。由于人的视觉对45度角最为敏感,一般将原稿的主色调定为45度。具体设置应根据印品设计情况进行。网角角度可通过放大镜对各色版照排片的网角进行检查,或者用网角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除了客户特殊要求外,一般网角角度设置不要随意更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对照排片实地密度的检查。通过透射密度仪检查照排片密度,一般密度值在3.5以上就可以,但最好是在4.2左右,密度太高,印刷时会产生糊版现象,密度太低,对于有文字和实地版面的产品,印品墨色较淡,看着不实。这时就要考虑更换定影液或清洁激光头,保证照排片质量的稳定。

综上所述,照排片质量通过认真、准确的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不仅可以提高照排片质量,而且可较好地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简单说一下网点:

因为目前我们所用的网点比较固定,只是作一个了解。网线是加网的线数。表述单位是lpi,如一般的报线可以用75~90线(75~90 lpi)。彩色胶印用 150~175 线(150~175 lpi)。因为以前的网点有线形的,所以习惯上将所有的网点加密度都称为网线。准确的说是激光照排机在菲林上解释数字文件的精度(分辨率)。所谓的网线就是对印刷来说的清晰度,我们做设计的讲的是分辨率,来表示图像的清晰度的。对于网线与分辨率的关系是:一点五倍的网线就相当于分辨率的(一般来说的)。在印刷过程中,连续调和半色调图像都是由网点的疏密来进行调整表现的。而通过将CMYK四色的网点混合,则可以表现出无穷多的颜色。

目前在印刷工艺中使用的网点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调幅网点(AM)和调频网点(FM)。

调幅网点

调幅网点是目前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点。它的网点密度是固定的,通过调整网点的大小来表现色彩的深浅,从而实现了色调的过渡。在印刷中,调幅网点的使用主要需要考虑网点大小、网点形状、网点角度、网线精度等因素。

网点大小

网点大小是通过网点的覆盖率决定的,也称着墨率。一般习惯上喜欢用“成”作为衡量单位,比如10%覆盖率的网点就称为“一成网点”、覆盖率20%的网点称为“二成网点”另外,覆盖率0%的网点称为“绝网”,覆盖率100%的网点称为“实地”。

印刷品的阶调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亮调、中间调、暗调。亮调部分的网点覆盖率为10%~30%左右;中间调部分的网点覆盖率为40%~60%左右;暗调部分则为70%~90%。绝网和实地部分是另外划分的。

网点形状

印刷中的网点形状不只是大家想象中的单单圆形一种,以50%着墨率情况下网点所表现出的形状来划分,可以分为:方形、圆形、菱形三种。

方形网点在50%覆盖率下,成棋盘状。它的颗粒比较锐利,对于层次的表现能力很强。适合线条、图形和一些硬调图像的表现。

圆形网点无论是在亮调还是在中间调的情况下,网点之间都是独立的,只有暗调的情况下才有部分相连。所以对于的采层次的表现能力不佳,四色印刷中比较少采用。

菱形网点综合了方形网点的硬调和圆形网点的柔调特性,色彩过渡自然,适合一般图像、照片的表现。

网点角度

印刷制版中,网点角度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错误的网点角度,将会出现干涉条纹。

常见的网点角度有90度、15度、45度、75度几种。45度的网点表现最佳,稳定而又不显得呆板;15度和75度的的角度稳定性要差一些,不过视觉效果也不呆板;90度的角度是最稳定的,但是视觉效果太呆板,没有美感了。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网点套在一起,会有相互的干涉,当干涉严重到影响图像美观时,就出现俗称的“龟纹”了。

一般来说,两种网点的角度差在30度和60度的时候,整体的干涉条纹还比较美观;其次为45度的网点角度差;当两种网点的角度差为15度和75度的时候,干涉条纹就有损图像美观了。

网点线数

网线数的大小决定了图像的精细程度,类似于分辨率.常见的线数应用如下:

10-120线: 低品质印刷,远距离观看的海报、招贴等面积比较大的印刷品,一般使用新闻纸、胶版纸来印刷,有时也使用低克数的亚粉纸和铜版纸。

150线: 普通四色印刷一般都采用此精度,各类纸张都有。

175-200线:精美画册、画报等等,多数使用铜版纸印刷

250-300线:最高要求的画册等等,多数用高级铜版纸和特种纸印刷。

以下是几种不同线数情况下的图片效果(在屏幕上的效果实在差强人意,只可参考)

调频网点

调屏网点是90年代以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加网方式,它和调幅网点不同之处在于:调屏网点的网点大小是固定的,它是通过控制网点的密集程度来实现阶调。亮调部分的网点稀疏,暗调部分的网点密集。

从网镜上看出多少成网点。

一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3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二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2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三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1.5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四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1.25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五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1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一成网跟九成网相对应。二成网跟八成网相对应。三成网跟七成网相对应。四成网跟六成网相对应。只是网点的大小跟他们之间的距离刚好相反。

(一张300分辨率的位图,我们知道他是说每英寸由横竖各300个方形的象素点所组成的图像。图放大后,就会发现是由无数个大小不等的网点组成的由于印刷品是由网点组成的,故印刷图像加网线数是指印刷品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每英寸的网线数,即挂网网线数。称为网线数是因为最早的印刷品网点有线状的。挂网线数的单位是Line/Inch(线/英寸),简称LPI。例如150Lpi是指每英寸加有150条网线。给图像加网,挂网目数越大,网数越多,网点就越密集,层次表现力就越丰富。网点越大,表现的颜色越深,层次越暗;网点越小,表现的颜色越浅,表示的层次越亮。线的精度(Lpi)不是和分辨率(Dpi)1:1对应的,比如150线的图片就要求300Dpi左右的分辨率。分辨率是线数的两倍左右。如果不注重理论的话。可以理解为菲林或油墨的密度啦!)

间色:由二种原色混合型配制的混合色称为间色或二次色,如R、G、B、M80%、Y70%、C20%、Y80%等都可称为间色。间色又称二次色

复色:由原色与间色混合,或两种间色混合产生的颜色称为复色或三次色。实际上复色是三原色的混合,只不过是以一种原色为主进行的组合。

补色:两种色料混合后,呈黑色,则这两种颜色互补,三原色中的任一原色与其它两原色混合成的间色,即为互补色。例如M与G为互补色。两种色光如果混合以后形成白色,则它们互为补色。

陷印值根据什么来确定? 收缩(Choke)与扩张(Spread)区别在哪里?让空(Keep away)有什么含义?

(1)在有两种颜色交接的界面进行陷印控制,其前景(或背景)的收缩或扩张,挖空或让空的程序都被称为陷印值。为了避免搭接处的露白,陷印值应比印刷机四色套准精度略大。由于各种彩色印刷品采用的印刷工艺以及纸张、印刷机械的精度不尽相同,印刷品越精密,套准精度越高,陷印值越低。美国印刷服务局和印刷厂已公布了典型陷印值。比如:单张纸胶印,采用铜版纸网点线数为150lpi,其陷印值为0.08mm;新闻纸卷筒纸胶印,加网线数为100lpi,其陷印值为0.15mm。

(2)收缩是增加(浅色)背景的面积,使之在边界上适量侵入颜色较深的前景(文字或图)内,而保持前景轮廓形状不变。

扩张是增加颜色较浅的前景面积,使之在边界上适量侵入颜色较深的背景区,而保持背景轮廓形状不变。

(3)让空是当背景是黑色,而前景是挖空时,需要对CMY三个色版作让空处理时,以使前景轮廓由单色黑版来定义。

下面说一下检验的主要工具:密度仪

一般我们使用的是透射式黑白密度仪,具有读数准确、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等一系列优点。

①清零按钮   ②显示屏

③测量平台  ④测量臂

⑤电源开关  ⑥观测灯开关

黑白透射密度仪图解

使用方法:

一、测量密度值:

1.密度仪在接通电源后,按动右下方电源开关⑤,显示屏②将显示“---”标记。仪器应预热3~5分钟。

2.不放任何试样,按下测量臂④,显示屏显示“E.1”。继续按住测量臂,同时揿动仪器右上方自动调零“ZERO”钮①,显示屏显示“0.00”。放开测量臂,仪器已进入测量阶段。

3.将被测试样对准光孔,按下测量臂,显示屏将显示被测密度值。

二、测量密度差值:

1.仪器的调整同测量密度值步骤1、2。

2.选择任意一处密度D1参考值,按下测量臂显示屏显示出D1密度。继续按住测量臂,同时揿动ZEPO钮,把密度D1调整为“0.00”。

3.测量另一处密度D2时,显示屏即显示此两个密度的差值△D=D2-D1,当出现负号时,表示D2<D1。

4.恢复测量密度值时,可不放试样向下按住测量臂,按动ZERO钮后,显示“0.00”,即已恢复到测量密度值的状态。

三、测量网点百分比:

(1)先测量被测底片无网点处的密度(即本底密度);

(2)放开测量臂(显示值不变);

(3)按清零键,应显示“0.00”(小数点被清除),即网点百分比为零;

(4)测量该底片的其它部位,显示值应为“000~100”;

(5)若在按下测量臂的同时,按清零键,则仪器转为连续调密度值的测量,显示“0.00”。

四、观察试样:

打开仪器左下方开关⑥,点亮仪器内部三基色荧光灯,即可观察被测试样。

这是灰梯尺,主要用于投射密度仪的检验。灰梯尺和彩色色标的每一块必须有足够大的面积供测量,建议采用高度或半径大于9mm的色块。灰色块并不需要连续,可以依据纸张的宽度来进行设计安排。使用灰梯尺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在胶片制作过程中必须保证输出的网点面积率与灰梯尺上所规定的网点面积率相一致,用透射密度计进行检测确认灰色块的宽度至少同反射或透射密度计采样光孔的宽度相一致或更大些,以便得到正确的测量值。密度计必须每天予以校准。灰梯尺的密度范围应覆盖所用印刷机的密度变化范围在印刷机上校准灰梯尺时必检测时应在相应于印版与灰梯尺的同一位置的点上采样,以减小由于印刷压力的差异对密度值产生影响。灰梯尺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正确地使用它,会使您的色彩复制效果和色调一致性得到更好的控制。

 

相关新闻